建筑物清洁保养按时间要求不同可分为日常清扫保洁和计划保洁两种方式;按采用的作业方法不同可分为机械清扫和手工清扫两种。清洁保养时可根据清洁部位的污染程度和保洁要求确定清洁保养方式;根据清洁面积及使用工具条件确定作业方法。 1、日常清扫保洁 日常清扫是对那些容易造成污染的部位,如地面、楼梯、墙裙、垃圾桶、烟灰碟等进行的每天的清扫保洁。每天清扫保洁次数可根据人流量的大小和保洁要求确定。人流量大、保洁要求高的建筑,可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清扫1次;人流量小、保洁要求不高的建筑每天上午清扫1次。 2、计划保洁 计划保洁是指在日常清洁卫生的基础上,拟定一个定期清洁计划,将那些不必每天清扫或平时不易做到、做不彻底的项目全部清扫一遍,又称大扫除或大清。计划保洁项目一般包括墙壁、天棚、门窗玻璃、灯饰、天台、地面清洗等。计划保洁的安排可采用定期循环式或大扫除式。 (1)定期循环式 即在保洁工责任区域内,除做好日常清洁外,按每星期(月)为一个循环周期,每天(星期)彻底清扫一个项目,这样一星期(月)后就将所有项目全部彻底清洁一遍。 (2)大扫除式 即在每月(星期)或节日前集中安排时间、人员清扫保洁全部项目。 3、清洁方法区分 物理方法:洗净、擦拭、扫除; 化学方法:清洗剂、药剂; (物理+化学)方法:清洗剂、药剂、机器设备 4、除污基本方法 附着性质:扫、拂、擦拭、吸除、拾取(材料未受损) 吸附性质:同上,另材质附着静电时亦将之除去(材料未受损); 渗透性质:用水、清洗剂、漂白剂、酸碱药剂及其它药剂清除表面污垢(表面损耗、变色,污迹除去后大都呈现此状); 附着、凝固性质:(表面损耗、变色,污迹除去后大都呈现此状); 其它受损性质(如烧焦等):翻新(重新刮除,研磨或涂敷)。 五、建筑物清洁的基本程序 以建筑物内的公共卫生清洁为例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1、从上到下 室内清扫时从上到下,避免交叉污染,即先天棚,后四壁,再地面。就局部来讲下也应如此。清扫墙壁、楼梯等均应从上到下操作。 2、从里到外 从里到外是指从清扫的起点,从里端开始边退边扫,不仅可以避免交叉污染,还可避免遗漏。 3、先楼道和楼梯后卫生间 楼道和楼梯等的清扫,一般都在卫生间用水,而且卫生间清洁项目多,因此,通常是先清扫楼道和楼梯等,后清洁卫生间。 4、逐层进行 整幢楼宇的清洁应逐层进行,这样可以避免遗漏,以及造成工具的往复搬运,提高工作效率。 5、准备工作 清扫前须做好准备工作,以保障清扫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清扫工具和材料的准备。
下一页:磨粉机料仓堵塞了怎么办?教你几招